霍尔莫戈雷骨雕
艺术特色 霍尔莫戈雷骨雕(Холмогорская резная кость)最早出现在17世纪,而这种工艺区别于其他类似工艺的雕刻手法却是在18世纪形成。比如,结合了透雕构成的装饰图案和浮雕形象,运用了彩色雕刻、晕染等手法。有时,在雕刻图案下还镶有彩色金属片。用来加工骨雕的原料可以是猛犸或者海象骨头,也可以是家畜(马、牛)的骨头。浮雕的题材可由人们生活的场景、肖像或者图形标志构成。从19世纪后半叶起,题材中又增加了本地的动物和植物。霍尔莫戈雷骨雕的一大特色就是上面装饰了由小树枝,小野果或者各种植物图案。 梳子是这种工艺品最古老的类型。此外,骨雕制品还有烟壶、小盒、首饰匣、酒杯、桌面装饰、小型肖像甚至镶有骨片的家具。台式雕塑也颇具盛名,其中包括一些著名雕塑作品的仿品(如莫斯科米宁与波扎尔斯基雕像)。在苏联时期还开始生产妇女饰品。
商周骨器
商周骨器包括铲、刀、锥、针、鱼钩等生产工具,镞、矛等兵器,簪、梳、勺、匕、叉等生活用具,珠、管、环等装饰品以及骨雕的人物和各种动物等艺术品。骨簪出土数量多,仅妇好墓中一个木盒内就有400余件,由后冈祭祀坑发掘可知,商代男子也用骨簪束发。贵族妇女使用的骨簪、簪帽,雕刻有多种图案,有的还用绿松石镶嵌。妇好墓出土骨簪的簪帽就有夔形、鸟形、圆盖形、方脾形等7种不同的形状。骨雕的人物、动物,是骨制品中水平较高的作品。有的人物和鹿、虎、龟、虬等圆雕制品的眼、耳、鼻、身等部还用绿松石镶嵌。商周骨器成品,以雕花骨版最精,以骨笄、骨匕、骨镞最多,骨锥、骨针次之。
骨雕人头像
同时,何家湾遗址还出土线刻人面纹骨管1件,是以动物的管状肢骨制成,在骨管外壁用细线刻划出三个人面像,人面的神态分别表现出哀、怒、喜三种不同的表情,其中:“哀”面像,眉毛和鼻子连接呈“T”形,眼睑下垂似布袋状,整个面部表情作悲哀伤感状;“怒”面像,双目圆睁,怒发冲冠,作怒目呲牙状;“喜”面像,两眼呈弯月形,眉开眼笑,作欢喜开心状。喜、怒、哀,是人们最常见的三种表情,不过早在六千多年以前的先民们能利用极其原始的雕刻工具,在高约4厘米的骨管上成功地表现出人类的这三种不同表情,不能不令人赞叹不已。透过原始骨雕艺术品上表现出的人们这三种不同表情,似乎可以看到当时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辛的生存条件以及伤残病逝等现象带给人类心灵上的创伤;也可以看到先民们面对现实,向大自然怒目抗争以求生存的顽强精神;亦可看到先民们在农业和渔猎有了收获后和劳动之余心理上的欢愉之情。尽管这两件原始骨雕艺术品上的人面形象有不少粗疏失真之处,但仍不失为原始古朴、形象生动而又富于夸张和浪漫色彩的艺术珍品,均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